未雨綢繆 — 擊退危疾靠多重保障
危疾趨普遍 來得這麼快那麼近
51歲的鄭太是資深社工,一對子女皆在英國留學,與丈夫一家四口屬於中產家庭。每年都會做體檢的她,想不到2017年8月那一次的超聲波掃瞄結果出現異常,需要即時驗血進一步確認。當天,剛巧丈夫患上急性盲腸炎需要入醫院動手術,子女又不在身旁,她唯有獨自在醫院和化驗所兩邊走。
在沒有預兆和心理準備的情況下,鄭太被告知患上卵巢癌,雖然只是第一期,但由於癌細胞性質凶惡,需要即刻動手術,刻不容緩。她既無奈又徬徨。
不想成為家人負累
回想當時,除了憂慮病情外,鄭太還擔心自己會成為家人的負累!事實上,龐大的醫療開支,子女在英國的學費生活費,以致日後自己若不能工作,家庭經濟如何負擔?一連串的難題縈繞在心中,需要面對。
「癌病的醫療開支真的很昂貴,積蓄究竟用來交醫藥費好?還是為子女交學費好? 8月確認cancer時,正好臨近他們開學交學費的日子呢,真的很糾結!而手術後的化療會令身體虛弱、頭髮脫落,不能工作失去收入的日子也不好過,當時完全是身心俱疲。」鄭太回想。
團體醫保不足 個人保障重要
不幸中的萬幸,鄭太年青時已購買了多份危疾及醫療保險。
雖然公司提供了僱員醫保計劃,但保障範圍卻十分有限。鄭太深知,萬一患上嚴重疾病需要接受私家醫生治療,公司的僱員醫保是絕不足夠的。危疾病人往往有很長一段時間不能工作,收入也會中斷。此時,危疾保障若能夠及時提供一筆過賠償,不但可用以繳付高昂的醫藥費,更可用作生活費或任何其他用途。
再者,鄭太的二哥曾因病入住私家醫院短短一周,花了70萬港元「找數」,貴得令人咋舌的醫療費用給她留下深刻印象,加上母親因腸癌離世,讓她認識到有必要未雨綢繆,提高保險意識。
理賠快速 理財顧問同行
「發現患癌後,擔心理賠的手續會很繁複,不知什麼時候才能領取賠償,怕遠水不能救近火。」當時鄭太正進行治療,根本沒精神兼顧其他事情,並且對理賠毫無經驗,而丈夫亦在此時患上急性疾病。
鄭太的保險理財顧問Macy獲悉後,主動協助跟進理賠事宜。最終,鄭太的四份保誠危疾保單都得到了迅速理賠,從申請到發放僅用了一個月,賠償金額接近300萬港元。鄭太也能夠及時在私家醫院接受最好的治療和利用賠償支付家中的重大開支。經歷了四個月的手術、化療,鄭太最終戰勝凶惡的病魔,還趕得及與12月回港的子女歡度聖誕。
以防萬一 未雨綢繆危疾保險
人生難料,未雨綢繆才能有備無患。鄭太的親身經歷令她確信危疾保險的重要性。危疾保險的特點是保障因患病而失去工作能力期間的收入,一筆過賠償可供靈活使用,無後顧之憂才能全心全力對抗危疾,迎接雨過天晴的日子。
資料來源
*「每16分鐘就有一香港人確診患有癌症」乃根據醫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2017年十大癌症的資料分析所得。2019年10月
資料來源
*「每16分鐘就有一香港人確診患有癌症」乃根據醫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2017年十大癌症的資料分析所得。2019年10月
免責聲明
就以上資料提及的主題作出任何決定前,建議向適當的專業人士尋求獨立意見。保誠保險有限公司(“保誠”)不會對上述資料的準確性負責。保誠明確表明概不因他人使用或詮釋以上之任何資料而承擔任何責任。
此資料並不能詮釋為在香港境外提供或出售或遊說購買任何保險產品。如在香港境外之任何司法管轄區的法律下提供或出售任何保險產品屬於違法,保誠不會在該司法管轄區提供或出售該保險產品。